深圳着力打造公平法治政采营商环境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1日 09:28
深圳着力打造公平法治政采营商环境
本报讯 今年以来,深圳市财政局聚焦重点,积极开展政府采购集中整治,严格规范各方采购行为,落实采购政策功能,创新科技赋能,着力打造公平法治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财政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协同联动,认真落实政府采购领域“整、建、促”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制定深圳市政府采购集中整治专项工作方案,在对“四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针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这四类主体的六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市、区和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以整治促提升。同时,开展全面检查、严查不规范行为。要求市本级采购人及采购代理机构开展自查,按照检查抽查率不低于10%的要求,采取“现场检查和书面审查”相结合方式,选取41家采购人,随机抽取145个政府采购项目(含自行采购项目)开展重点检查,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要求采购人立行立改,并依法处理。深圳市财政局持续加强监管,形成长效机制。结合“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要求,选取部分代理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对小额工程项目要求供应商具备国家级奖项、发明专利等不符合公平竞争的情形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将依法处理,进一步梳理形成典型案例,及时堵塞漏洞,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依托政府采购智慧监管平台,深圳市财政局以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检查、项目预警、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等发现问题为依据,对采购人采购活动规范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督促采购人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内控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升规范化水平。根据市本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考核方案开展年度考核,围绕采购组织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投诉、工作创新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督促集采机构不断提质增效。出台2025年社会代理机构监督评价方案,明确监督要求,重点对专项整治、投诉案件中涉及社会代理机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记录并处理,督促社会代理机构规范开展代理服务。持续加强专家库清理整治工作,对不再满足入库条件的专家予以解聘出库;积极开展专家增量扩容,动员相关单位及各区广泛征集,补充稀缺品目专家;开展在库专家常态化培训及测试,制作新专家入库流程、履职规范及操作指引等培训视频,提高在库专家和新入库专家的履职能力;完成与社保系统、企业信息登记系统对接,采取交叉比对,落实专家回避要求。进一步明确并细化自行采购项目供应商资格审查工作,指导采购人规范开展自行采购活动,健全完善内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政府采购行政裁决示范点建设,完善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流程;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对12家供应商作出行政处罚。
深圳市财政局持续开展批量采购及框架协议采购,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连续5年开展市本级医疗设备批量集中采购,平均节资率近20%。完成21个品目框架协议采购入围供应商征集工作,入围产品价格平均低于市场价约20%,实现降本增效。着力拓展订单融资及电子履约保函,缓解企业资金难题,上半年,全市共发放政府采购订单融资贷款95610万元,同比增长108.24%,其中中小企业融资占比为91.5%;上半年共开立电子履约保函7笔,担保金额382万元。研究出台绿色建材实施政策,同步建立绿色建材统计工作机制,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环保采购。按要求公开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项目执行情况,督促各单位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上半年,全市中小企业中标政府采购项目总金额达66.78亿元。
深圳在今年4月实施的液晶显示器框架协议采购项目中试点开展AI智能辅助评审,以创新科技赋能,通过技术创新与流程优化,评审时间大幅缩减,符合性审查准确率达100%,推动政府采购评审效率与质量“双提升”。目前已在空调机等框架协议采购项目中进行试点评审,并不断迭代升级,提升评审效率及准确度。继续推广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办”。自2022年该市开展“一照通办”以来,供应商累计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完成注册和登录35648次,用电子营业执照替代CA证书完成报名、投标、开标、加密解密等采购流程的供应商998家,涉及768个项目包组,有效降低供应商交易成本。根据监管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赋能,持续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记录”的闭环管理模式,提高监管效能。
(邵洁笙 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