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 |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30日 08:49

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 |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四川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四川建设发布全平台开设“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专栏,聚焦“人民城市”本质,依托系列图文、短视频等鲜活形式,生动呈现省内各地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鲜活经验,全面总结展示近十年来四川在城市发展、建设与治理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与特色路径,深入阐释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

近十年来,四川省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特色路径。通过系统化全域推进,四川在提升城市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优化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整体成就与规模

四川海绵城市建设呈现出由点到面、全域推进的蓬勃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12月,全省城市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比40%以上,累计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991个,完成投资177.5亿元。

在示范建设方面

遂宁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泸州市、广元市、广安市、绵阳市等多个城市成功入选国家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四川同步开展两批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创建,评选确定了20个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县城)。

在资金投入方面

全省共争取国家海绵示范专项资金44亿元,统筹省级专项资金10.55亿元。在2023年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中,泸州市、广元市荣获最高A类等级评价;2024年,广元市、广安市、绵阳市同样获得A级评价。

特色技术路径与模式创新

四川结合自身多样的地理气候条件,探索形成了多种适宜本地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径。

? 遂宁市将内涝治理与试点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城市大小海绵重构,实现海绵建设“连片效应”,探索出海绵城市建设“遂宁模式”,被列入全国优秀案例,国家终期考核获评“优秀”档次,额外获得补助资金1.2亿元。

? 泸州市针对沿江丘陵城市特点,提出并实践了“护山、治水、润城、共生”的系统治理思路,系统构建梯级雨水滞蓄净化空间体系,探索出海绵城市建设“六化”模式,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在2021-2023年连续三年绩效评价中获得A类等级的城市。

? 广元市针对山地河谷型城市特点,确立了“1561”海绵城市建设思路,统筹实施排水防涝、雨洪通道、雨污管网、海绵小区、海绵道路、新型绿化“六大工程”,入选“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城市典范案例。

制度创新与可复制经验

在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方面

省级层面印发《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等文件。德阳、泸州、广元、广安、内江等城市也探索出台地方性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及配套技术导则。

在示范城市建设实践方面

泸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3项机制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并率先出台《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覆盖项目全过程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广元市出台《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规定,将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紧密结合。广安市探索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机制,做法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在系统建设全域推进方面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20个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县城)目前均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出台地方条例和管理办法,修编相关专项规划等,有效改善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面貌,雨水综合利用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摘自 四川建设发布—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众号  厅城建管理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