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项目大采购 四类配送资源同步招标 2016-04-14 本报讯(见习记者 吴桐)昨日,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正式发布《2016年下半年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项目招标公告》。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筹)由六大公共文化配送机构整合组建而成,今年1月开始运行。此次市级配送将面向社会征召大中型演出1600场、文化讲座600场、艺术教育活动400场、文艺指导员50名,未来向全市209个街道乡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送。 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市级公共文化配送采购,也是文艺演出、文化讲座、文艺指导员、艺术教育活动四类配送资源首次同步招标。 上海市市级公共文化配送体系从2004年起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建立。市财政每年投入5500万元,2014年增加到6500万元。上海东方社区学校服务指导中心、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东方永乐农村数字电影院、东方讲坛、东方社区信息苑、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六家机构组成配送主体,为全市社区提供宣教、演出、讲座、培训、电影放映、艺术指导等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 六家主体并行的公共文化配送体系运行十多年来,成为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多头主体、专项职能与配送只能交叉、配送资金使用方式固化、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为完善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与服务效能,去年4月起,市级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体系进行了机构改革,六大主体整合为一个主体,同时形成了一体化的网络配送平台。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说:“机构重组后,配送工作将进一步向平台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更好地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资源,让配置更高效”。 配送中心(筹)向全市209个街道乡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发放了《上海公共文化配送手册》,手册中包含80家各类社会主体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详细信息,除了本市国有院团,还有大量社会主体贡献了优质的演出项目。 配送中心(筹)副主任朱静波介绍,资源整合后,未来配送中心(筹)将更好地对各项机制进行再优化,同时借助可互动的一站式网络平台,收集和分析市民即时的反馈,强化按需征集,定制生产,向公共文化的精准配送迈进。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今年5月,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将召集公共文化专家、各艺术门类专家和社区代表对投标的文化产品进行评审,择优进行购买。
来源: 解放日报
|